短影音行銷廣告法規,踩這些雷恐罰數百萬!
創作者小心了!別讓自己的一支影片換來數百萬罰單!
在製作廣告宣傳物、短影音素材時,其實有不少廣告法規、平台規則需要遵守,如果稍不留意,輕則「廣告貼文遭到系統拒登」,重則「帳號停權」、「違法裁罰數十萬」!!
本篇文章為你整理「各大平台常見違規」與「台灣廣告法規」,並提供真實違規案例、收到公文後的處理步驟,協助你在影片上架前快速完成檢查。
貼文被警告?廣告被拒登?你該留意的平台規則!
TikTok、Facebook、Google 等社群與廣告平台,為了規範內容安全、使用者體驗與商業可信度,各自訂了一套「社群守則 / 廣告審查標準」。這些規則雖然不屬於國家法律,但違反的後果同樣不容小覷:輕則廣告被拒登、觸及受限;重則帳號品質權重降低、投放功能停權,甚至整個商業帳戶永久封鎖。
tiktok 平台廣告政策,常見違規地雷:
- 素材與落地頁不一致
- 醫療或功效宣稱無執照/證明
- Before & After、體重數字特寫
- 誇大「永久改變身體」
- 任何減肥藥、注射、侵入式療程宣傳
違反者直接拒登、帳號停權。
點擊查看完整的Tiktok官方平台政策說明
Meta Facebook、Instagram 平台廣告政策,常見違規地雷:
- Before & After 圖片、捲尺量腰圍或捏肥肉特寫
- 引發負面身材意識、暗示完美體態
- 醫美/減重商品未設 18+ 年齡門檻
違者廣告拒登、品質分數下降。
點擊查看完整的Meta Facebook官方平台政策說明
Google & YouTube 平台廣告政策,常見違規地雷:
- 未經 LegitScript/Google 認證的處方服務
- 宣傳未經證實、實驗性醫療技術
- Shorts 內含「危險行為」或「誤導醫療資訊」
觸犯者先警告 7 天,持續違規即停帳戶或黃標。
LINE Ads & Yahoo 平台廣告政策,常見違規地雷:
- 斷定式功效用語:「100%成功」「一週瘦 10 kg」
- 無客觀證據的 No.1/唯一/首創
- 說明不夠清楚、資訊量不足的落地頁
違規即否決廣告,2025 年 4 月新版審查基準與 Yahoo! 同步。
點擊查看完整的LINE Ads 、
Yahoo官方平台政策說明
X(Twitter)短影片廣告平台政策|常見違規地雷
- 禁止危險減肥補充品或速成體態承諾
- 不得使用 Body-shaming 或鼓吹不健康飲食
- 醫療服務、處方藥需事前平台認證
違者廣告下架,帳戶需再認證才可重投。
點擊查看完整的
X(Twitter)官方平台政策說明

拍短影音,非電視廣告也要小心法律風險?
台灣早期廣播、電視廣告採 「先審後播」制度,品牌與廣告商需在「刊登、播放前」先將廣告內容送往主管機關審核;傳播業者不得播放未核准內容。自2016年修法放寬後,一般產業廣告已改為事後抽查或舉發審查,但在部分特殊領域仍維持「廣告字號核准制」,需在播送前申請取得廣字號核准後才能使用傳播方法曝光 ,若違規罰鍰最高達數百萬。
短影音或網路社群內容,同樣也屬於廣告法規中的「 傳播方法 」,因此透過網路社群傳播的影音或內容,都要符合相關領域的廣告法規,對於想在這些領域製作內容的夥伴,務必要詳讀相關法規:
涉及食品(含健康食品)相關宣傳,由《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》規範管理。
1.不得宣稱具有療效、可替代治療,或改變身體器官狀態
2.可使用及不得使用的廣告用詞,請詳閱衛服部公開文件
涉及可能招攬病患前往診所看診,屬於「醫療廣告」,由《 醫療法 》規範管理。
1.需要申請「醫廣字號」,在核准時限內曝光。
2.分享病理知識、衛生教育資訊,且無商業招攬意圖不再此限。
涉及販售藥品,屬於「藥物廣告」,由《 藥事法 》規範管理。
1.非藥商不可製作藥物廣告。
2.需要申請「藥廣字號」,在核准時限內曝光。
涉及宣傳醫療效能或販售醫療器材,屬於「醫材廣告」,由《 醫療器材管理法 》規範管理。
1.非醫療器材商不可製作醫療器材廣告
2.需要申請「醫器 / 衛器廣字號」,在核准時限內曝光。
涉及減重或美容領域,屬於「美容廣告」,由《 瘦身美容廣告規範 》規範管理。
1.不得宣稱療效,或改變身體器官狀態
2.應明確說明效果、成功率、所需時間、價格,避免誇大不實。
3.可使用及不得使用的用詞,請詳閱官方文件
農藥與環境用藥分別由《農藥管理法》、《環境用藥管理法》規範管理。
需要申請「農藥 / 環用藥廣字號」,在核准時限內曝光。
除了上述領域需要注意廣告字號申請與規範用詞外,所有廣告都受《公平交易法》及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管理,禁止「誇大不實、引人誤會」,否則除了要面對高額的行政罰款、最高5倍的消費退款外,更對品牌形象有所損失!

拍短影片分享,這些用詞要小心!
食品、美妝產品、運動器材都是當今網路分享的熱門主題,但不論只是日常開箱,還是正式接案的業配口白,只要提及療效或誇大不實,也可能立刻吃罰單。
- 某微網紅推銷「代謝茶」,宣稱能「除濕、消水腫、小腿圍縮小 1 cm」,台北市衛生局以《食安法》第 28 條裁罰 4 萬元並須移除內容。
- 某微網紅在 Facebook 拍影片推薦「養髮膠囊」,強調「圓形禿也長真髮、月掉髮量大減」,被罰 20 萬元並須移除內容、下架廣告。
- 某健身網紅上傳「瘦身飲料20天挑戰」影片,誇稱「59.5 kg → 52.7 kg」、「小腹平了」。遭罰 16 萬元並須移除內容。
- 某營養師接保健食品業配時在 Reels 中寫「95 % 使用者不再過敏」等醫療效能字眼,遭主管機關直接對個人開罰 4 萬元並須移除內容。
拍短影片不小心違法了!收到公文後怎麼處理?
- 立即下架違規素材,積極向主管單位聯繫。
- 於期限內提交「陳述意見書」;對於公文中的條文,有看不懂的部分都可以電話聯繫或親自前往衛生局與承辦人討論。
- 依修改建議修正並回報;逾期或未改善將收到正式裁處書與繳款單,可申請分期或行政救濟。
短影音廣告法規|自我檢查清單
- 是否屬醫療/健康食品/美容瘦身等高風險領域?
- 是否需要取得並標示廣字號?
- 是否已備妥證據文件(臨床試驗、許可證)?
- 文案是否有「宣稱療效」用詞?
- 文案是否有過度誇示,且「容易使人誤會」?
- 圖片素材是否呈現 Before & After、體重計數字、手術傷口?
- 是否違反 TikTok / Meta / Google 最新政策?
以上都確認過後,恭喜你,你的廣告或貼文可以安心送出了!
▸ 延伸閱讀:短影音觸及效果不好的5大主因!3分鐘找回流量
▸ 延伸閱讀:我該找短影音外包嗎?自己經營 vs 代操 1分鐘判斷